触目儆心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看到某种情况而引为儆戒。
出处清·林则徐《拿获行动盗犯袁溃等审明定拟折》:“并将各犯首级在于上下游干革命枭示,俾各触目儆心。”
基础信息
拼音chù mù jǐng xīn
注音ㄔㄨˋ ㄇㄨˋ ㄐ一ㄥˇ ㄒ一ㄣ
繁体觸目儆心
感情触目儆心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近义词触目警心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穷光蛋(意思解释)
 - 焦头烂额(意思解释)
 - 居功自满(意思解释)
 -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意思解释)
 - 颠沛流离(意思解释)
 - 空穴来风(意思解释)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解释)
 - 牛口之下(意思解释)
 - 倒悬之危(意思解释)
 - 促膝谈心(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见危致命(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气吞牛斗(意思解释)
 - 百步穿杨(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分门别类(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华不再扬(意思解释)
 
※ 触目儆心的意思解释、触目儆心是什么意思由鼎簇中文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逍遥法外 |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 | 
| 物尽其用 |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 
| 又红又专 |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 
| 穷家富路 |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 | 
| 遁入空门 |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 安步当车 |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 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 粗服乱头 |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 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 进进出出 |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 |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 纵横四海 |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 头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 经国之才 |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