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汤赴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不避艰险。
出处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且须散金帛,犒师旅,使闻鼓而蹈汤赴火,闻金而星布云合。”
例子他张迪,官家的这条忠实走狗,蹈汤赴火,也要去竭力办到。徐兴业《金瓯缺》第一部第三章
基础信息
拼音dǎo tāng fù huǒ
注音ㄉㄠˇ ㄊㄤ ㄈㄨˋ ㄏㄨㄛˇ
繁体蹈湯赴火
感情蹈汤赴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蹈赴汤火、蹈火赴汤
英语go through hell and high water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草衣木食(意思解释)
- 旁若无人(意思解释)
- 自力更生(意思解释)
- 过五关,斩六将(意思解释)
- 算无遗策(意思解释)
- 争先恐后(意思解释)
- 敏而好学(意思解释)
- 流离转徙(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极重不反(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鱼死网破(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释)
- 三三两两(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凤协鸾和(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蹈汤赴火的意思解释、蹈汤赴火是什么意思由鼎簇中文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动声色 |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
乘风破浪 | 乘:趁着。趁着顺风;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气魄雄伟;不怕困难;奋勇前进;多含施展远大抱负之意。也作“乘长风破万里浪”、“长风破浪”。 |
穷家富路 |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一干二净 |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
铺天盖地 |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祖传秘方 |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不宁唯是 |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落落寡合 | 落落:孤独的样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单单;很难合群。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土生土长 | 当地生长的。 |
烟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
牛星织女 | 即牛郎织女。 |
有风有化 | 谓有教育意义。 |
弊多利少 | 指弊端超过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