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千里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jǔ qiān lǐ
基本解释一飞就是一千里。比喻前程远大。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一举千里的典故
西汉时期,刘邦当上皇帝后立吕后的儿子刘盈为太子,因为宠幸戚夫人而想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吕后听从张良的主意,让太子刘盈请出商山四位贤士。刘邦看到太子有商山四贤辅佐,羽翼已成,对戚夫人唱道:“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挧已就,横绝四海。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举千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地地道道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29章:“这是地地道道的高增福——不声不响,心里打着主意。” |
斩草除根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
坚强不屈 | 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
骄生惯养 |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物志 江苏 吴县之奇俗》:“富贵家之小孩,骄生惯养,大半身体柔弱,时膺疾病。” |
严阵以待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
二八佳人 | 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
人心归向 | 《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
惊心动魄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上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同心合力 |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
取而代之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