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成语故事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拼音yī lái shēn shǒu,fàn lái zhāng kǒu

基本解释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安公子是自幼娇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典故

从前有个财主有万贯家财,他的儿子不学无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财主不教育他。艾子提醒他让他受教育,财主不满艾子说他的儿子不通世务。艾子把他的儿子叫来问大米从何处而来,财主儿子答米是从米袋中来的。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从俗就简 宋 周辉《清波别志》卷下:“今士人有作一二十字简帖,必旋检本,模仿笔画,从俗就简。
春风化雨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
梦幻泡影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应化非真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目光短浅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章:“这位精明的庄稼人思前想后,竟得出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结论。”
僧多粥少 王朔《浮出海面》:“国家有困难,僧多粥少,为国分忧嘛。”
首身分离 《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算无遗策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千锤打锣,一锤定音——队长,你就决定吧。”
遗形藏志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