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计可施的成语故事


无计可施

拼音wú jì kě shī

基本解释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处元 无名氏《施仁义刘弘嫁婢》第三折:“使小圣展转彷徨,无计可施。”


无计可施的典故

东汉末年,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废汉少帝,立汉献帝刘协,曹操和袁绍起兵反对,董卓挟献帝至长安,自任太师。董卓残暴与专权,引起朝中文武大臣的不满,但又无计可施。司徒王允把府中的美女貂禅许给吕布,然后再献董卓,借吕布之手除掉董卓。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无计可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祸绝福连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四十二卷:“万神即时倒,合会琼羽门。使令散祸,祸绝福连。上寝玉堂,世受名仙。”
一无所有 《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满满当当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3回:“原来银包不大,止那七两多银子已是包得满满当当的了,那里又包得这十两银子去?”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清·方亨咸《邵村杂记·武风子传》:“其有道者欤?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
箪瓢屡空 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诛求无度 《旧唐书·于頔传》:“擅兴全师,僭为正乐,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
损人不利己 鲁迅《书信 致曹聚仁》:“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对的。”
敏而好学 《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临危受命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心急如焚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7回:“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