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公近利的成语故事


急公近利

拼音jí gōng jìn lì

基本解释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对胶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暂未找到成语急公近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急公近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默不做声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刘峰默不做声,顺着梯子下了几阶,又回身关好柜底板。”
销声匿迹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今来古往 唐·崔珏《道林寺》诗:“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
寿元无量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爇龙涎一炷透苍穹,祝吾生寿元无量。”
大失所望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不得而知 唐 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过而能改 《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见危致命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大张旗鼓 清 张春帆《宦海》:“李参戎带着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
今是昨非 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