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纵不羁的成语故事

拼音fàng zòng bù jī
基本解释谓恣意行事,不受约束。
出处《晋书·外戚传·王濛》:“濛少时放纵不羁,不为乡曲所齿,晚节始克己励行,有风流美誉。”
放纵不羁的典故
晋朝时期,哀靖皇后的父亲王濛年轻时行为放纵不羁,经常惹出一些事来,邻居远远逃避他,年纪大了后他决定不再虚度年华,严格要求自己,检点言行。他的隶书和绘画都非常好,志趣高远,受到世人的尊敬。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放纵不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轮扁斫轮 | 《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 |
秋水伊人 | 《诗经 秦风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七搭八扯 | |
劳民伤财 | 《元史 李元礼传》:“而又劳民伤财,以奉土木。” |
顿挫抑扬 | 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 靖节 休斋论〈归去来辞〉》:“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 |
反治其身 | |
危急关头 |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对她也很好,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关头毫不犹豫地站在我一边。” |
性急口快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那何小姐性急口快,便道:‘娘这话也说得是,那么着,我就在家里服侍婆婆,叫我妹子跟了他去。’” |
见危致命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
困而不学 | 《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