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的成语故事

拼音liǎng hǔ xiāng dòu,bì yǒu yī shāng
基本解释斗:争斗。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严重损害。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的典故
战国时期,韩国和魏国打了一年多还不分胜负,秦惠王想出兵干涉,楚国使者陈轸给秦惠王讲卞庄子利用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道理,得到它们两败俱伤时一举打死两只老虎,劝秦惠王采取坐山观虎斗的计策,等待时机再消灭这两国。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同病相怜 |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齐头并进 | 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实事求是,循序前进,齐头并进,迎头赶上。” |
令人神往 |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今著述湮没,怅望当时蹈海之风,令人神往不已。” |
算无遗策 |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
杜绝言路 | 《后汉书·袁绍传》:“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 |
头面人物 | 王蒙《悠悠寸草心》:“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 |
群龙无首 | 《周易 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
同心合力 |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
触目皆是 | 鲁迅《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 |
大千世界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希运禅师》:“长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师云:‘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