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棋不定的成语故事


举棋不定

拼音jǔ qí bù dìng

基本解释举:拿起;拿着。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举棋不定的典故

春秋时期,卫国人宁殖将国君卫献公驱逐,另立公孙剽为国君。临终前嘱咐儿子宁喜去齐国接回卫献公。宁喜去看望了卫献公表示愿意帮他回国。大夫大叔仪事后对宁喜说:“你这样举棋不定会招致大祸的。”卫献公回国后就杀了宁喜。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举棋不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草偃风从
物尽其用 马烽《典型事例》:“这倒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两全其美。”
骨肉离散 《诗经 唐风 杕杜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
绳锯木断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清·张岱《与祁世培》:“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缅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区别之也。”
大千世界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希运禅师》:“长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师云:‘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
偶一为之 宋 欧阳修《纵囚论》:“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绘声绘影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五卷:“绘声绘影,字字阴森,绿人毛发,真乃笔端有鬼。”
吉光片羽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92回:“祖宗诗文,在旁人观之,不过行云流水,我们后辈视之,吉光片羽,皆金玉珠贝。”
指手划脚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划脚,剖说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