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必于其伦的成语故事


拟人必于其伦

拼音nǐ rén bì yú qí lún

基本解释拟:比拟;伦:同类。指比拟某人或某事,一定要用同类或同等的人和事物。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下》:“拟人必于其伦。”


暂未找到成语拟人必于其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拟人必于其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脆而不坚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疾如旋踵 唐·冯用之《机论上》:“一得一失,易于反掌,一兴一亡,疾如旋踵,为国家者可不务乎?”
素昧平生 唐 段成式《剑侠传 郭伦观灯》:“素昧平生,忽蒙救护,脱妻子于危难,先生异人乎?”
好说歹说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回:“掌柜的便同他们好说歹说,说我们都是乡邻,你们也犯不着来害我。”
狐死首丘 战国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裾马襟牛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褒善贬恶 宋 邵博《闻见后录》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须是由我始得。”
乌合之众 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处实效功
人心归向 《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