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不成低不就的成语故事


高不成低不就

拼音gāo bù chéng dī bù jiù

基本解释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出处宋 陈师道《宿柴城》诗:“起倒不供聊应俗,高低莫可只随缘。”


暂未找到成语高不成低不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高不成低不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闻风而动 宋 陈亮《祭赵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闻风而起。”
德重恩弘 唐·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显荣频烦,称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形影相顾 《晋书·桓温传》:“省之惋愕,不解所由,形影相顾,陨越无地。”
枝对叶比 唐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及其大坏也,俪偶章句,使枝对叶比,以八病四声为梏拳,拳拳守之,如奉法令。”
起兵动众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华敷传》:“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会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举大事,必有大殃。”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谢扶民《壮族人民优秀的儿子韦拔群》:“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于是双方的随员就对打起来了。”
大树将军 《后汉书·冯异传》:“诸将军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诈奸不及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奸诈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又第五十二回:“那厮带将许多诈奸不及的三二十人,迳入家里,来宅子后看了,便要发遣我们出去,他要来住。”
安眉带眼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
共商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