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睦邦交的成语故事


敦睦邦交

拼音dūn mù bāng jiāo

基本解释敦睦:亲厚和睦;邦:泛指国家。形容促使国家之间的关系亲厚和睦。

出处鲁迅《“立此存照”(七)》:“但就大体而言,是极有益于敦睦邦交的。”


暂未找到成语敦睦邦交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敦睦邦交)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目迷五色 先秦 李耳《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轮扁斫轮 《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
火树银花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余波未平
正身明法 《晋书 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
处实效功
当机立断 汉 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蹑手蹑脚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周瑞家的会意,忙着蹑手蹑脚的往东边屋里来,只见奶奶拍着大姐儿睡觉呢。”
万无一失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