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干戈的成语故事


大动干戈

拼音dà dòng gān gē

基本解释干、戈:古代两种兵器。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暂未找到成语大动干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大动干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食指大动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宋史·邓绾传》:“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清·方亨咸《邵村杂记·武风子传》:“其有道者欤?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
蠢蠢欲动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 句容水脉》:“掘得一黑物,无有首尾,形如数百斛舡,长数十丈,蠢蠢而动。”
大惑不解 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赶尽杀绝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黄天禄上马,提枪出营,见余化曰:‘匹夫赶尽杀绝,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禄!’”
坏法乱纪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
角巾素服
藏形匿影 《邓析子 无厚》:“君者,藏形匿影,群下无私。”
归马放牛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