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奸摘伏的成语故事


擒奸摘伏

拼音qín jiān tī fú

基本解释擒获暴露的坏人,揭露隐藏着的歹徒。

出处《续古文苑·无名氏<唐莫州唐兴军都虞候郑府君墓志铭>》:“擒奸摘伏,抚弱遏强,井邑肃然。”


暂未找到成语擒奸摘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擒奸摘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救世主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4章:“即刻钻进了驾驶楼,像救世主一样微笑着向他招招手,就坐着汽车跑得一溜烟不见了踪影。”
刚正不阿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上气不接下气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
离经辨志 《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僧多粥少 王朔《浮出海面》:“国家有困难,僧多粥少,为国分忧嘛。”
将计就计 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患难与共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炙手可热 唐 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肝胆欲碎
珠宫贝阙 战国楚·屈原《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