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的成语故事


乌合之众

拼音wū hé zhī zhòng

基本解释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出处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乌合之众的典故

西汉末年,王莽(邯郸市大名县人)被打败后,刘玄称帝。扶风茂陵(今陕西省)人耿龠随其父耿况投奔了刘玄。没过多久,邯郸人王郎自称汉成帝之子刘子与,在西汉宗室刘休和大富豪李育等的支持下,自立为帝,建都邯郸。这时,耿龠(gěng yuè)手下的孙仓、卫包便劝耿龠投归刘子与(王郎)。耿龠闻听大怒,按剑说道:刘子与这个反贼,我和他势不两立!等我到长安请皇上调动渔阳、上谷的兵马,从太原、代郡出击,来回几十天,便能以轻骑兵袭击那些乌合之众,势如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定能获胜。谁不识大局,去投奔那些反贼,定遭灭族杀身之祸!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乌合之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隔靴搔痒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康山契稳禅师》:“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
冰解的破 清 曾国藩《<经史百家简编>序》:“惟校雠之学,我朝独为卓绝,干嘉间巨儒辈出,讲求音声故训,校勘疑误,冰解的破,度越前世矣。”
令人神往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今著述湮没,怅望当时蹈海之风,令人神往不已。”
金光闪闪 《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面上金光闪闪,手中雪刃辉辉。”
笃近举远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喟然长叹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明争暗斗 冯玉祥《我的生活》:“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害一天,闹成所谓‘府院之争’。”
拉大旗作虎皮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夫唱妇随 《关尹子 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
捞一把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五章:“他就想再捞一把,可是越捞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