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腹击壤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击壤鼓腹”。
出处《隋书·儒林传·何妥》:“上古之时,未有音乐,鼓腹击壤,乐在期间。”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凿井耕田者不知自然,鼓腹击壤者不知帝力。”
例子普天之下,率土之滨,蟠木距于流沙,瀚海穷于丹穴,莫不鼓腹击壤,凿井耕田,治致升平,驱之仁寿。《旧唐书·李密传》
基础信息
拼音gǔ fù jī rǎng
注音ㄍㄨˇ ㄈㄨˋ ㄐ一 ㄖㄤˇ
繁体皷腹撃壤
感情鼓腹击壤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太平盛世。
近义词击壤鼓腹、击壤而歌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服牛乘马(意思解释)
- 绘影绘声(意思解释)
- 上气不接下气(意思解释)
- 色飞眉舞(意思解释)
- 将功补过(意思解释)
- 争先恐后(意思解释)
- 春风风人(意思解释)
- 饿虎吞羊(意思解释)
- 囊萤照雪(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气象万千(意思解释)
- 雨散风流(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欺善怕恶(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举止娴雅(意思解释)
- 卑鄙龌龊(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故态复萌(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坐怀不乱(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释)
※ 鼓腹击壤的意思解释、鼓腹击壤是什么意思由鼎簇中文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本正经 |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褒善贬恶 |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
志满意得 |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
一拥而上 |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当仁不让 |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
处实效功 | 处:办理。效:效验,效果。功:功绩,成效。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讲究功效。 |
活蹦乱跳 | 欢蹦乱跳。 |
争先恐后 |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万无一失 |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千丝万缕 |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春光明媚 |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汗马功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