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舌燥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非常干渴。多形容天热或说话很多;费尽口舌。
出处三国 魏 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例子那白氏心中正自烦恼,况且连歌数曲,口干舌燥,声气都乏了,为何肯再唱。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基础信息
拼音kǒu gān shé zào
注音ㄎㄡˇ ㄍㄢ ㄕㄜˊ ㄗㄠˋ
繁体口乾舌燥
正音“干”,不能读作“gàn”。
感情口干舌燥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指非常干渴。
辨形“燥”,不能写作“躁”。
近义词舌敝唇焦
英语hot coppers(weakened by thirst)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倒果为因(意思解释)
- 一无所有(意思解释)
- 聋者之歌(意思解释)
- 费尽心机(意思解释)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释)
- 无时无刻(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命与仇谋(意思解释)
- 鬼头鬼脑(意思解释)
- 专心一志(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抱恨黄泉(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释)
- 恶醉强酒(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牵肠挂肚(意思解释)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伸手不见五指(意思解释)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释)
※ 口干舌燥的意思解释、口干舌燥是什么意思由鼎簇中文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青出于蓝 | 青:靛春;蓝:蓼蓝;一种含有靛青素的草。靛青从蓼蓝草中炼出来;但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
寸进尺退 | 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
攀龙附凤 | 附:接触、依附。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
亦复如是 | 复:又,再。也是这样。 |
吸血鬼 | 榨取他人血汗、劫取他人钱财、思想或者其他资源的人。 |
歇斯底里 | 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
挥霍无度 | 任意花钱没有节制。挥霍;亦作“挥攉”。摇手称挥;反手称攉。引申为任意花钱。度:限度。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爱才如渴 |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取而代之 |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
因噎废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行不顾言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骨肉之亲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口坠天花 |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
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