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力透纸背力透纸背的意思
tòuzhǐbèi

力透纸背



力透纸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力:笔力。透:穿过。形容书法遒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的背面。也比喻文学作品立意深刻或刻画人物极有功力。

出处唐 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例子意在笔先,力透纸背。(清 赵翼《瓯北诗话》卷六)


基础信息

拼音lì tòu zhǐ bèi

注音ㄌ一ˋ ㄊㄡˋ ㄓˇ ㄅㄟˋ

繁体力透紙背

正音“背”,不能读作“bēi”。

感情力透纸背是褒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辨形“力”,不能写作“利”。

近义词大笔如椽、笔力千钧

反义词轻描淡写

英语profound in conception and succinct in languag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力透纸背的意思解释、力透纸背是什么意思由鼎簇中文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一夕一朝 同“一朝一夕”。
取长补短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诛求无度 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
骨肉离散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当机立断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视微知着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来踪去迹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饥肠辘辘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仁义道德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唯物主义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到此为止 以这里为界限。
不得而知 得:能够。无从知道。
闭关自守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安眉带眼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逆来顺受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发号施令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水中捞月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罄竹难书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粗服乱头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螓首蛾眉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分工合作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珠还合浦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无影无踪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当头棒喝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雅俗共赏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战不旋踵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