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触之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蛮:蛮氏;触:触氏。《庄子》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例子清·王夫之《姜斋诗话》下卷:“蛮触之争,要于兴、观、群、怨,丝毫未有当也。”
基础信息
拼音mán chù zhī zhēng
注音ㄇㄢˊ ㄔㄨˋ ㄓ ㄓㄥ
感情蛮触之争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非正义战争。
近义词蛮触相争、蛮争触斗
英语a worthless death struggle over a trifling matter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朝思暮想(意思解释)
 - 解铃还须系铃人(意思解释)
 - 惨不忍睹(意思解释)
 - 新仇旧恨(意思解释)
 - 过五关,斩六将(意思解释)
 - 筋疲力竭(意思解释)
 - 难以置信(意思解释)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释)
 - 杨柳依依(意思解释)
 - 玉卮无当(意思解释)
 - 经纬天地(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道山学海(意思解释)
 - 战战业业(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不宁唯是(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力屈道穷(意思解释)
 - 弥留之际(意思解释)
 - 遥遥无期(意思解释)
 - 强颜欢笑(意思解释)
 - 背义忘恩(意思解释)
 - 持之以恒(意思解释)
 - 一枕黄粱(意思解释)
 
※ 蛮触之争的意思解释、蛮触之争是什么意思由鼎簇中文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定时炸弹 | 由计时器控制、能在预定时间自动引爆的炸弹。比喻潜伏的危机。 |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 
| 有约在先 | 已经约定好了。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 囊萤照雪 |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 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 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 骄傲自满 | 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 举目无亲 |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 
| 甘拜下风 |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 | 
| 声驰千里 |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