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例子明·李贽《四书评·大学》:“真正学问,真正经济,内圣外王,具备此书。”
基础信息
拼音nèi shèng wài zhǔ
注音ㄋㄟˋ ㄕㄥˋ ㄨㄞˋ ㄓㄨˇ
繁体内聖外王
感情内圣外王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扬眉吐气(意思解释)
- 缘悭分浅(意思解释)
- 以权谋私(意思解释)
- 意气风发(意思解释)
- 无法无天(意思解释)
- 遗形藏志(意思解释)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释)
- 胆寒发竖(意思解释)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释)
- 触目皆是(意思解释)
- 安眉带眼(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草满囹圄(意思解释)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释)
- 一览无余(意思解释)
- 困兽犹斗(意思解释)
- 无所畏惧(意思解释)
- 金玉满堂(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豁然开朗(意思解释)
- 五花八门(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 内圣外王的意思解释、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由鼎簇中文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博学多闻 |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
食不充口 | 见“食不餬口”。 |
令人神往 |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羡慕。 |
哀而不伤 |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当机立断 |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
年少无知 | 年纪小,不懂事。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鬼瞰其室 |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反面无情 | 翻脸不讲情面。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不留情面。 |
永垂不朽 |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忙不择价 |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西学东渐 |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