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奚之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祁奚举荐贤人,不避亲仇,公正无私。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例子唐·姚元崇《答张九龄书》:“历官三朝,年愈一纪,凡所称荐,罕避嫌疑,实有祁奚之举。”
基础信息
拼音qí xī zhī jǔ
注音ㄑ一ˊ ㄒ一 ㄓ ㄐㄨˇ
繁体祁奚之舉
感情祁奚之举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用人。
近义词祁奚之荐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鸣锣开道(意思解释)
 - 风流人物(意思解释)
 - 一无所有(意思解释)
 - 价值连城(意思解释)
 - 翩翩起舞(意思解释)
 - 长命富贵(意思解释)
 - 刻骨铭心(意思解释)
 - 荒淫无耻(意思解释)
 - 穷乡僻壤(意思解释)
 - 视微知着(意思解释)
 - 饥肠辘辘(意思解释)
 - 坏法乱纪(意思解释)
 - 前脚后脚(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缠绵悱恻(意思解释)
 - 三三两两(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引领翘首(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脱口而出(意思解释)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释)
 - 面授机宜(意思解释)
 
※ 祁奚之举的意思解释、祁奚之举是什么意思由鼎簇中文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祖功宗德 | 指祖有功而宗有德。古代王朝尊始祖或开国之君为祖。有开创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则尊为宗。 | 
| 一叶知秋 |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 | 
| 回心转意 |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 
| 个人主义 | 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道德的自私自利。 | 
| 畏缩不前 |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 
| 令人神往 |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羡慕。 | 
| 严刑峻法 |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 褒善贬恶 |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 前瞻后顾 |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 
| 满山遍野 | 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 经纬天下 |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 永垂不朽 |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 款学寡闻 |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