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陈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借事物设喻。
出处元·杨载《诗法家教·讽谏》:“古人凡欲讽谏,多借以喻彼,臣不得于君,多借妻以思其夫,或托物陈喻,以通其意。”
基础信息
拼音tuō wù chén yù
注音ㄊㄨㄛ ㄨˋ ㄔㄣˊ ㄩˋ
繁体托物陳喻
感情托物陈喻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写作与说话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经帮纬国(意思解释)
- 老奸巨猾(意思解释)
- 前因后果(意思解释)
- 人面兽心(意思解释)
- 七搭八扯(意思解释)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释)
- 晓以大义(意思解释)
- 来踪去迹(意思解释)
- 谦受益,满招损(意思解释)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忙不择价(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热气腾腾(意思解释)
- 迷离惝恍(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 纵横四海(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托物陈喻的意思解释、托物陈喻是什么意思由鼎簇中文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缝衣浅带 |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
浪迹江湖 | 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一钱太守 |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立竿见影 |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臭名昭著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战不旋踵 |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
饿殍遍野 |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
妨功害能 | 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