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清行浊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言辞高洁,行为卑污。
出处唐·李虚中《命书》卷中:“言轻行浊,执不通变。”
例子余观世人恒无真志,要不过落在委靡浑浊之中,是故口是心非,言清行浊。明·李贽《焚书·书答·失言三首》
基础信息
拼音yán qīng xíng zhuó
注音一ㄢˊ ㄑ一ㄥ ㄒ一ㄥˊ ㄓㄨㄛˊ
繁体言清行濁
感情言清行浊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意思解释)
- 过五关,斩六将(意思解释)
- 四书五经(意思解释)
- 意气风发(意思解释)
- 遗形藏志(意思解释)
- 功成名就(意思解释)
- 巧上加巧(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天网恢恢(意思解释)
- 前仆后继(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过甚其词(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意思解释)
- 纵横四海(意思解释)
- 怜香惜玉(意思解释)
- 聪明伶俐(意思解释)
※ 言清行浊的意思解释、言清行浊是什么意思由鼎簇中文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闻声相思 |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晓以大义 |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
学而时习之 |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
掉以轻心 |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
主忧臣劳 |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
春风风人 |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
一场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春冰虎尾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专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
珠联璧合 |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
跃跃欲试 | 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想试试。 |
湖海飘零 | 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