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民育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振:通“赈”,救济。指接济、帮助人民,涵养自己的德性。
出处《周易·蛊》:“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例子《梁书·武帝纪中》:“虽禅代相舛,遭会异时,而微明迭用,其流远矣。莫不振民育德,光被黎元。”
基础信息
拼音zhèn mín yù dé
注音ㄓㄣˋ ㄇ一ㄣˊ ㄩˋ ㄉㄜˊ
繁体振民育惪
感情振民育德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倒栽葱(意思解释)
- 灯蛾扑火(意思解释)
- 亭亭玉立(意思解释)
- 山雨欲来风满楼(意思解释)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释)
- 喟然长叹(意思解释)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释)
- 广阔天地(意思解释)
- 知其不可而为之(意思解释)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一寸光阴一寸金(意思解释)
- 语短情长(意思解释)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释)
-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斗转星移(意思解释)
- 脱口而出(意思解释)
- 天相吉人(意思解释)
- 有机可乘(意思解释)
※ 振民育德的意思解释、振民育德是什么意思由鼎簇中文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祸乱滔天 | 形容灾祸、战乱极其严重,天下动荡不安。 |
响答影随 | 如应声和答、形影相随。比喻两者紧密相连。 |
众多非一 | 指类别甚多,不止一种。 |
夸大其词 | 词:言论。语言夸张;超过事实。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人心归向 |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故步不离 |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
慌里慌张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
取而代之 |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安步当车 |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抱恨黄泉 |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