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理


拼音hé lǐ
注音ㄏㄜˊ ㄌ一ˇ

和理

词语解释

和理[ hé lǐ ]

⒈  中和之道。

⒉  谓处事和洽而得当。

引证解释

⒈  中和之道。

《庄子·缮性》:“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
成玄英 疏:“知之与恬交相养也,斯则中和之道,存乎寸心,自然之理,出乎天性。”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
章炳麟 《论式》:“﹝ 魏 晋 之文﹞守己有度,伐人有序,和理在中,孚尹旁达,可以为百世师矣。”

⒉  谓处事和洽而得当。

《礼记·昏义》:“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
马睎孟 曰:“和则有理,理则有义。”
《南史·刘孺传》:“﹝ 孺 ﹞出为 晋陵 太守,在郡和理,为吏人所称。”

分字解释


※ "和理"的意思解释、和理是什么意思由鼎簇中文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个人一味地贬低别人并不能显示其伟大,真正高尚的人往往是在对待别人的失败中,显示其伟大人格的。暖言胜金,我们不可能给人太多的馈赠,但可以给予别人自尊和理解,它带给我们的可能是终生的尊重和感激。

2.什么是幸福?创作获得成功时的满足感固然是一种幸福,我认为和理解自己的人一块儿生活也是一种幸福。

3.专家与业余者的区别,除了高下,还在于进入作品的方式:前者注重作品的技术和理性,而业余者投放的是身心和感情。我宁愿一生以业余为业。

4.在现实触乎可及的物质利益面前,以及在岁月更替风雨飘摇中苟延残喘的一堆老祖宗遗物面前,家园可以是一堆新造崛起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也可以是时间深处以对世间万物的审美和理解建立起来的精神系统。这是选择。人们会选择哪一种结果。前提来自他们认为哪一种更具备价值。

5.既然真理和坚贞均告徒劳,既然爱情、痛苦和理智的力量都不能将其说服,那么就让榜样作为儆戒吧!

6.如果人与人之间都能将心比心,多一些宽容和理解,那么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7.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暗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

8.他那种稳坐钓鱼船的明智态度和理解精神使他能够树立起一个健全政府的典范,供后来的总统们遵循。

9.既然真理和坚贞均告徒劳,既然爱情、痛苦和理智的力量都不能将其说服,那么就让榜样作为儆戒吧!

10.学习的目的是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懂得越多,就越平心静气,越不慌不忙,越不会感到害怕,也越能包容和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