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áocāo

曹操


拼音cáo cāo
注音ㄘㄠˊ ㄘㄠ

曹操

词语解释

⒈  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公元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基本统一北方。208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退回北方。被封为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他在北方实行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耕,使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又多次下令求贤。善写诗歌,作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国语辞典

曹操[ cáo cāo ]

⒈  人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县)​人。有雄才,多权诈,能文学。起兵击黄巾,讨董卓,渐次剪削诸雄,自为丞相,拜大将军,爵魏公,旋进爵魏王,加九锡。后卒于洛阳,子丕篡汉。追谥武帝,庙号太祖。

英语Cao Cao (155-220)​, famous statesman and general at the end of Han, noted poet and calligrapher, later warlord, founder and first king of Cao Wei 曹魏, father of Emperor Cao Pi 曹丕, the main villain of novel 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三國演義|三国演义

德语Cao Cao (Eig, Pers, 155 - 220)​

分字解释


※ "曹操"的意思解释、曹操是什么意思由鼎簇中文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仨人,气场明显不如曹操,尤其是张飞太白净,笑起来还有酒窝,而且话多,出手前还要发表“三姓家奴”的演讲,一点不霸气。

2.而且文思敏捷,文采华美,散文写得典雅清峻,文气贯通,善于取譬和概括,不仅继承曹操散文的自觉性,而且影响了六朝华丽畅达的文风。

3.再说陈登,自从离开下邳后,他便催促着自己的手下,打马如飞,恨不得一下子飞到曹操的军营里。

4.曹操一语惊醒梦中人,夜阑人静后憬集翻来覆去也没法入睡,反倒是躺在床上的曹操,呼吸平稳,一点动静都没有。

5.大名鼎鼎的曹操曹孟德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地来到京城,口口声声说是来保护皇帝的,引得大家议论纷纷。

6.曹操切断袁绍的运粮之道,袁绍的军队便不攻自破了。

7.先生,你这是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已经推算出,此次跟曹操决战,定然会取胜,如果此时撤退,刘备将永无出头之日。

8., 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9.曹操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刚才听说要斩夏侯兄弟慢慢吞吞的侍卫立刻如狼似虎的冲了上来,为夏侯渊解缚,搀扶下去。

10.正是曹某,还望将军救助一二,曹某定然铭感五内,他日定当有报!曹操见对方识得自己姓名,不由欣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