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

风度


拼音fēng dù
注音ㄈㄥ ㄉㄨˋ

繁体風度
词性名词


风度

词语解释

风度[ fēng dù ]

⒈  美好的举止、姿态或气度。

有风度的人。
风度大方。

demeanor; bearing;

引证解释

⒈  指人的言谈举止和仪态。

《后汉书·窦融传论》:“尝独详味此子之风度,虽经国之术无足多谈,而进退之礼良可言矣。”
《宋史·儒林传五·胡安国》:“然风度凝远,萧然尘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音声靡靡,风度狎褻。士人摇惑,若不自禁。”
魏巍 《挤垮它》:“他浑身上下都很清洁、整齐,保持着军人的习惯和风度。”

⒉  特指美好的举止姿态。

《魏书·穆亮传》:“羆 弟 亮,字 幼辅,初字 老生,早有风度。”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十五:“文采同志 正如他的名字一样,生得颇有风度。”

⒊  气概,器量。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昔之通乎此数者,不为剖判之行,必广其风度,无挟私殊,博其交道,靡怀异曲。”

⒋  指诗文书画的风致神韵。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殷文圭》:“唐 末,文体浇漓,才调荒秽,稍稍作者,强名曰诗…… 文圭 稍入风度,间见奇崛,其殆庶几乎!”
明 方孝孺 《上蜀府启》:“谢公 墨竹暨诗,风度英妙,足为国华。”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山僧惊异。告曰:此 焦山 僧 朗月 之诗,寂去已三十三年矣,其风度语言,与君相似。”

⒌  风吹拂过。

南朝 梁 王僧孺 《中寺碑》:“日流闪烁,风度清鏘。”
唐 顾非熊 《出塞即事》诗之一:“河 上月沉鸿雁起,磧中风度犬羊膻。”
唐 慧净 《和琳法师初春法集之作》:“尘飞扬雅梵,风度引疏鐘。”

国语辞典

风度[ fēng dù ]

⒈  风采仪态。

《晋书·卷三七·宗室传·安平献王孚等传·史臣曰》:「安平风度宏邈,器宇高雅。」
《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老先生功在社稷,今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功,真古名将风度。」

气宇 仪表

⒉  度量、气度。

如:「虽然输了这场选举,他依然很有风度的向对方道贺。」

分字解释


※ "风度"的意思解释、风度是什么意思由鼎簇中文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光线在空中晃了晃,好像照在水波中,从摇晃的光线中映出一男一女两个人,男子气度儒雅,风度翩翩,女子婀娜妩媚,一身湛蓝色的性感长裙。

2.至于达西,他总觉得他所看到的这些人既不美,又谈不上风度,没有一个人使他感兴趣,也没有一个人对他献殷勤,博取他的欢心。他承认班纳特小姐是漂亮的,可惜她笑得太多。

3.每个女人都喜欢有绅士风度的男人,就好比男人看到身材超正点的美女一样,因为我们毕竟都生活在这酒池肉林中,在这里工作,在这里寻找快乐。

4.小明的爸爸对待别人总是彬彬有礼,很有绅士风度。

5.宾利先生仪表堂堂,大有绅士风度,而且和颜悦色,没有拘泥做作的气派。

6.稻子长在田里的身姿很好看。细细长长娉婷袅娜,看起来既柔顺又光滑,呈现出一种天真烂漫的风度。它们是以站的姿态完成一生的行走,只有风拂来的时候才躬一躬身,然后挺直腰杆。

7.城市生活挺无奈,白领灰领在打转。美白增嫩保光鲜,衣着得体人才羡。内涵修养风度翩,小酒醉得白眼翻。出入小车得冒烟,居室三室又两间。唉透支无限!

8.我的妈妈身材高挑,五官端正,瓜子脸,肤色白净,除了眼角比过去多了几条浅浅的鱼尾纹,她仍然显得仪态俊雅,风度翩翩。

9.她神情沮丧,没有了平时那种气宇轩昂,轻盈飘逸的风度。这种风度使她能从一万个与她身材相仿的女人中轻易地被辨认出来。

10.在风度上和在各种事情上一样,惟一不衰老的东西,是心地。心地善良的人单纯朴实。巴尔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