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

名字


拼音míng zì
注音ㄇ一ㄥˊ ㄗˋ
词性名词

名字

词语解释

名字[ míng zi ]

⒈  人的称号。古人不仅有“名”,而且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并取“字”

name;

⒉  事物的名称。

一所学校的名字。

引证解释

⒈  人的名与字。

《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
孔颖达 疏:“始生三月而加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楚辞·刘向<九叹·逢纷>》:“齐名字於天地兮,并光明於列星。”
王逸 注:“谓名 平 字 原 也。”
《北史·陆俟传》:“初, 爽 之为洗马,常奏 文帝 云:皇太子诸子未有嘉名,请依《春秋》之义,更立名字。”
《说文解字·又部》“叚” 清 段玉裁 注:“古多借瑕为叚。 晋 士文伯,名 匈,字 伯瑕 ; 楚 阳匈,郑 駟 乞,皆字 子瑕。古名字相应,则瑕即叚也。”

⒉  指姓名。

唐 窦梁宾 《喜卢郎及第》诗:“手把红笺书一纸,上头名字有郎君。”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拚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

⒊  名称;名号。

《东观汉记·马援传》:“天下反覆自盗名字者,不可胜数。”
《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又有金银校具,锦绣诸帽数十种,各有名字。”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唐 自 天寳 之后,大乱相乘,盗窃名字、跨据藩镇者接踵。”
丁玲 《母亲》:“因为是条很小的溪流,又不顺着大道,就没有什么人留心它,名字更是没有一定的。”

⒋  命名;称其名。

《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帝内传》:“﹝夫人﹞服青霜之袍,云彩乱色,非锦非绣,不可名字。”

⒌  犹名誉;名声。

《汉书·陈遵传》:“竦 博学通达,以廉俭自守,而 遵 放纵不拘…… 哀帝 之末,俱著名字,为后进冠。”
五代 齐己 《答陈秀才》诗:“他年立名字,笑我老双林。”
宋 苏轼 《省试宗室策问》:“罢朝请而走郡县,释膏粱而治簿书者,固不为少,然名字暴著,可以追配古人者,盖未之见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时 粤中 有 北田 五子,亦称五先生……皆以声应气求,相从讲学,有名字於世。”

⒍  即名词。

清 马建忠 《马氏文通·名字》:“名字所以名一切事物者,省曰‘名’。”

国语辞典

名字[ míng zi ]

⒈  姓与名。

《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后来这几位宗师,不知怎的,看见门生这个名字,就要取做一等第一,补了廪。」

名字[ míng zì ]

⒈  名与字号。古代男子一出生就命名,二十岁成人,行冠礼又加字,合称「名字」。后来在字之外,又有号,自称用「名」,别人为表示礼敬,以字或号相称。

⒉  事物的名称。

唐·韩愈〈送穷文〉:「各有主张,私立名字。」

⒊  名誉、声望。

《文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伯通以名字典郡,有佐命之功。」

英语name (of a person or thing)​, CL:個|个[ge4]

德语Name

法语nom

分字解释


※ "名字"的意思解释、名字是什么意思由鼎簇中文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大姨妈家有一条可爱的小狈,胖嘟嘟的,黑不溜秋,大姨妈给它取名叫旺仔,听到这个名字,是不是感到很奇怪呢,因为它长的十分像旺仔牛奶上的那个“人”,所以取名为旺仔。

2.我养了一只小巧玲珑的小猫,它的名字叫咪咪,我的咪咪是乖巧的,身手是矫健的,动作是敏捷的,每天我都和它一起追逐嬉戏。

3.我也要呼唤,喊得我要气绝的名字啊!

4.“小暴”是我们的班主任,她的名字叫暴丽丽,老师都叫她“小暴”,所以我们也跟着叫开了“小暴”。你们别认为暴老师姓“暴”,就认为她脾气暴躁,很容易发火。其实“小暴”是很热爱同学们的,她一般不发火。

5.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朋友。

6.他每次低诵那名字,她的脸便在地面前出现,金光灿烂,照亮了那肮脏的墙壁。

7.往日和蔼可亲的妈妈,今天却铁青着脸,像是要和谁决斗、我很懊悔,由于当时过分激动和兴奋,竟然忘记了问他的名字。

8.秋,一个果实累累的名字季节。银杏树那纵横交错的树枝上结满了一个个又圆又大的银杏果,一根根树枝都被压弯了腰。听妈妈说:银杏果和银杏叶都是名贵的药材,可以治疗许多疾病。

9.几个家伙能用生涩的中海话说出李小龙的名字,不同凡响。

10.一提起她的名字,许多往事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