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xiàn

文献


拼音wén xiàn
注音ㄨㄣˊ ㄒ一ㄢˋ

繁体文獻
词性名词

文献

词语解释

文献[ wén xiàn ]

⒈  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书籍。

document; literature;

引证解释

⒈  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和多闻熟悉掌故的人。

《论语·八佾》:“夏 礼吾能言之, 杞 不足徵也; 殷 礼吾能言之, 宋 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
朱熹 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
宋 陆游 《谢徐君厚汪叔潜携酒见访》诗:“衣冠方南奔,文献往往在。”

⒉  专指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

元 杨维桢 《送僧归日本》诗:“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九:“余邑先辈,文献无徵,每以为恨,故于羣书中遇邑人逸事逸文,輒掌録之。”
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不过这原是一点文献,并非入门书。”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由于这些研究员的坚持,数学研究所继续订购世界各国的文献资料。”

国语辞典

文献[ wén xiàn ]

⒈  本指典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贤人。宋·朱熹·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后专指具历史价值的典籍资料。

《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分字解释


※ "文献"的意思解释、文献是什么意思由鼎簇中文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他认为其著作对于全面考察和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有重要启示,不能以方法的瑕疵完全否认结论的正当,同时对葛氏将不同时代的中国文献同样看待以及天马行空式的推断亦不以为然。

2.苏然好奇地看着眼前的绿皮生物,这只生物的确很像文献中记载的地精,但却又不是,尖尖的耳朵反而让它像只缩小的地精和精灵的结合体,但绿色的皮肤又让它不伦不类。

3.任何人都可以把他的整个一生献给去了解神秘家所带给这个世界的东西。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而它的意义是巨大的——因为它不只是文献,它还有蜕变你存在的秘诀。

4.博学长老最重要的工作是保管“禁忌之名卷册”,这既是氏族历史的文献纪录,也是使氏族联合一体的图腾。

5.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搜集地震的资料,有如沙里淘金,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6.介绍了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阐述了该系统数据备份方法以及应用。

7.张琪玉不仅是中国当代情报语言学的开山鼻祖,而且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文献分类学家。

8.基于古今文献,结合临床实际,对糖尿病肾病相关中医病名进行了辨析。

9.综合考虑已有的文献和进一步的理解思考,作者提出影响词语通达表征的两个因素:语义透明度和词频。

10.近世中国的文献资料浩如烟海、汗牛充栋,而日记作为一种重要的传记资料,往往从其主人的日常生活中折射出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