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方
词语解释
外方[ wài fāng ]
⒈ 山名。即嵩高。五岳之一。外地;远方。指向门外。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即 嵩高。五岳之一。
引《书·禹贡》:“熊耳 外方 桐柏,至于 陪尾。”
孔颖达 疏:“嵩高 山在 颖川 嵩高县,古文以为 外方山。”
⒉ 外地;远方。
引《南齐书·王琨传》:“外方小郡,当乞寒贱。”
唐 黄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诗之二:“来时走马随中使,到日援毫定外方。”
《三国演义》第五回:“沛国 譙 人 夏侯惇,字 元让,乃 夏侯婴 之后;自小习枪棒;年十四从师学武,有人辱駡其师, 惇 杀之,逃于外方。”
⒊ 指向门外。
引《云笈七籤》卷十一:“列位次坐向外方。”
国语辞典
外方[ wài fāng ]
⒈ 外面。
近外路 外乡
⒉ 远方、外地。
引《南史·卷三二·王弘传》:「外方小郡,当乞寒贱,省官何容复夺之。」
《儒林外史·第二三回》:「万雪斋请诸位吃著说道:『像这样东西,也是外方来的。』」
最近近义词查询:
爱好的近义词(ài hào)
黑市的近义词(hēi shì)
邻近的近义词(lín jìn)
孩子的近义词(hái zǐ)
血色的近义词(xuè sè)
领导的近义词(lǐng dǎo)
正当的近义词(zhèng dāng)
逐步的近义词(zhú bù)
战争的近义词(zhàn zhēng)
劝说的近义词(quàn shuō)
代替的近义词(dài tì)
感染的近义词(gǎn rǎn)
十全十美的近义词(shí quán shí měi)
节减的近义词(jié jiǎn)
儿歌的近义词(ér gē)
形状的近义词(xíng zhuàng)
充盈的近义词(chōng yíng)
寒衣的近义词(hán yī)
体制的近义词(tǐ zhì)
路费的近义词(lù fèi)
过度的近义词(guò dù)
如此的近义词(rú cǐ)
战火的近义词(zhàn huǒ)
应付的近义词(yìng fù)
巨大的近义词(jù dà)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yǐn yōu隐忧
- sī fǎ司法
- cháng fāng tǐ长方体
- suǒ yǐ所以
- tóng zhì同治
- shēn qián身前
- hǔ shì dān dān虎视眈眈
- fèn jìn奋进
- xú hǎi dōng徐海东
- yǐn bì隐蔽
- diàn jià电价
- hóng chén红尘
- wéi wù zhǔ yì唯物主义
- dé zhǔ得主
- qū shì趋势
- lín chuáng临床
- zhí mín dì殖民地
- fān mù biē番木鳖
- xiǎo shí liǎo liǎo小时了了
- biān cè鞭策
- cāo zuò guī chéng操作规程
- yuán mù缘木
- gǎn chǎng赶场
- bī jìn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