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和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
[宋代]:梅尧臣
大梁有公子,洛阳有游侠。
昔时意气相凭陵,不问兴亡事栽插。
栽红插绿斗青春,春风与开春雨飒。
两都富贵不相殊,走马寻芳何合杂。
只闻年少竞争先,摘叶嗅花身更捷。
安知遗爱旧留守,驰献百葩光浥浥。
尚书最重欧阳公,盈盘分去蜂偷猎。
但能为乐饮醇酒,何必署名黄纸牒。
翰林职清文字稀,灴比外官烦应接。
曩公为花曾作谱,端相用意随蝴蝶。
拟王拟妃姚与魏,岁岁年年千万叶。
独将颜色定高低,绿珠虽美犹为妾。
从来鉴裁主端正,不藉娉婷削肩胛。
旧品既著新品增,偏恶忌芽须打拉。
尝忆同朋有七人,每失一人泪缘睫。
唯我与公今且存,无复名园共携榼。
公因尚书戴红紫,白发欺公生匼匝。
磨墨挥亮兴不衰,作诗坐使刘曹怯。
副本能传幸一观,口诵舌摇徒嗫嗫。
大梁有公子,洛陽有遊俠。
昔時意氣相憑陵,不問興亡事栽插。
栽紅插綠鬥青春,春風與開春雨飒。
兩都富貴不相殊,走馬尋芳何合雜。
隻聞年少競争先,摘葉嗅花身更捷。
安知遺愛舊留守,馳獻百葩光浥浥。
尚書最重歐陽公,盈盤分去蜂偷獵。
但能為樂飲醇酒,何必署名黃紙牒。
翰林職清文字稀,灴比外官煩應接。
曩公為花曾作譜,端相用意随蝴蝶。
拟王拟妃姚與魏,歲歲年年千萬葉。
獨将顔色定高低,綠珠雖美猶為妾。
從來鑒裁主端正,不藉娉婷削肩胛。
舊品既著新品增,偏惡忌芽須打拉。
嘗憶同朋有七人,每失一人淚緣睫。
唯我與公今且存,無複名園共攜榼。
公因尚書戴紅紫,白發欺公生匼匝。
磨墨揮亮興不衰,作詩坐使劉曹怯。
副本能傳幸一觀,口誦舌搖徒嗫嗫。
唐代·梅尧臣的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 梅尧臣的诗(1885篇) 〕
清代:
丘逢甲
明月出沧海,我家沧海东。独怜今夜见,犹与故乡同。
丧乱山河改,流亡邑里空。相思祗垂泪,顾影愧归鸿。
明月出滄海,我家滄海東。獨憐今夜見,猶與故鄉同。
喪亂山河改,流亡邑裡空。相思祗垂淚,顧影愧歸鴻。
唐代:
白居易
吾学空门非学仙,恐君此说是虚传。
海山不是吾归处,归即应归兜率天。
吾學空門非學仙,恐君此說是虛傳。
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歸兜率天。
唐代:
孟郊
地上春色生,眼前诗彩明。手携片宝月,言是高僧名。
溪转万曲心,水流千里声。飞鸣向谁去,江鸿弟与兄。
地上春色生,眼前詩彩明。手攜片寶月,言是高僧名。
溪轉萬曲心,水流千裡聲。飛鳴向誰去,江鴻弟與兄。
近现代:
赵尊岳
盈盈花雾侵帘轴。筠蓝渐遣开金菽。夕照泛疏棂。雏蜂趱落英。
几回人倦倚。独对苍茫际。叫破一声声。长空归雁鸣。
盈盈花霧侵簾軸。筠藍漸遣開金菽。夕照泛疏棂。雛蜂趱落英。
幾回人倦倚。獨對蒼茫際。叫破一聲聲。長空歸雁鳴。
元代:
张昱
汉诗十九首,不复辨名氏。苏李及枚乘,伯仲之间耳。
当时尚词赋,六义谁作意?虽非大雅言,颇有风人致。
漢詩十九首,不複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
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