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年在曲折的回廊深处,我再一次与你相逢。我怜惜地将你轻轻拥人怀中。两人深隋相偎,低语呢喃,互述久别后的相思情意。在我的怀里,你的身体微微颤动,轻轻擦拭着滴落的晶莹泪水,让人无限地怜惜。而今,记忆中的美妙已成别后的凄凉。

分别后只觉得半生孤苦,枕上早已是泪痕点点。最是凄凉清冷,在寂静月明时分;最是害怕忆起,那时与你一起泼墨画罗裙。

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匀泪:拭泪。全句指在情人的怀中颤抖着搽拭眼泪。

不胜清怨:指难以忍受的凄清幽怨。唐钱起《归雁》:“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不胜:承受不了。清怨:凄清幽怨。

分(fèn):料想。

山枕:枕头。两端凸起中间低凹的山形枕头。

檀痕,浅红色的泪痕。是说沾上胭脂的泪痕。

涴(wò):浸渍、染上。枕头上浸渍了粉红色的泪痕。

销魂:极度的愁苦或欢乐。

折枝,中国花卉画技法,即不画全株,只画连枝折下的部分。宋仲仁《华光梅谱·取象》:“……其法有僵仰枝、覆枝、从枝、分枝、折枝。”

花样:供仿制的式样。罗裙:丝罗织成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

参考资料:

1、赵明华著.纳兰词典评: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第164页

2、(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笺注全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10:16

3、孟斜阳著.忆来何事最销魂 纳兰容若的词与情:新华出版社,2012.05:第32页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创作背景

  写此作品时,纳兰的结发妻子卢氏,已离世多年,长久孤寂的纳兰,总是抹不去与妻子在一起时的那些点滴快乐,总是抹不去心头似被月光镌刻上去一样的温暖回忆。于是写下此词以舒缓自己相思之苦。

参考资料:

1、湖畔著 .人间极美纳兰词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1 :第13页 .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鉴赏

  前两句叫人读来摇心动魄,后两句词意陡转,道破这原是记忆中的美妙而已,现在已经是别后凄凉,凄清幽怨到让人不堪承受了。下阕紧承上阕词意,将失意一倾到底,用词精美婉约,然凄怆词意并未因此而消减,依然辛酸入骨。容若此词和后主词还有一点相似,就是不过多的借助外景,而选择用白描的手法深入内心,感情恳切,用词清净。

  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是怎样难以排遣的离愁别绪让人憔悴?半生已经孤零零地渡过,思念却未消减。泪水却依旧会毫无节制地濡出来,沁湿了枕头。想来,余生活着也只是为了生长繁衍重复延续这种孤独。与她离别不过数年。容若却觉得半生已过,心态一老如斯,这种苍老是行在旷野中劈头一道闪电,迅疾猛烈瞬间经年。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兰心惠质的女子,不屑用外面的庸脂俗粉,而别出心载的用山水画的折枝技法,在素白的罗裙上画出意境疏淡的图画。

纳兰性德简介

唐代·纳兰性德的简介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 纳兰性德的诗(218篇)

猜你喜欢

虞美人 枫桥夜泊寄采湘

清代赵我佩

桃花潭水深如许。只是伤离绪。骊歌唱罢柳枝词。从此江南江北、两相思。

乌啼月落人何处。难系行舟住。还家有梦亦匆匆。何况一枝柔橹、一声钟。

寓郭外别业

明代陶益

江郭侧径云一隈,石壁历乱悬莓苔。水长初逢鸂鶒浴,烟消远辨辛夷开。

贤人无来孤象纬,俗物难遣空徘徊。祇应黯黯客怀恶,尺牍细行谁与裁。

和先师宏智和尚五转位颂·匣里青蛇吼

宋代释慧晖

宝剑横斜天欲晓,洗净魔佛逼人寒。

匣中阴阴光生处,衲子徒将正眼看。

滕县

明代杨起元

畴昔之京国,荒凉见兹县。今我复斯来,甫田昔为佃。

颇闻长官仁,招集得民便。麦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践。

寿欧子建六十初度时方应试棘围

明代韩日缵

才名七步竟谁伦,一领青衫几十春。揽镜不妨宁作我,掺觚那肯不惊人。

少年逐队豪仍在,白杜同盟迹未陈。我已倦游君始壮,风云会见起潜鳞。

陇上遇雨

宋代刘跂

陇上怕雨竟遇雨,空山路穷避无所。昆阳之战飞屋瓦,白登之围矢交下。

从者散去马可怜,故人借我非我马。上坡历块已攲侧,下坡流滑攒四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