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正从邪的成语故事


舍正从邪

拼音shě zhèng cóng xié

基本解释舍:放弃;邪:不正当,不正派。舍弃正当的事不做,而去干邪恶的勾当。

出处汉·仲长统《昌言》:“乃舍正从邪、背道而驰奸,彼独能介然不为,故见贵也。”


暂未找到成语舍正从邪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舍正从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青出于蓝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浇风薄俗 唐 陈黯《辩谋》:“得之则逸身丰家,不得则嫉时怨命,噫,此真浇风薄俗者之心也。”
从俗就简 宋 周辉《清波别志》卷下:“今士人有作一二十字简帖,必旋检本,模仿笔画,从俗就简。
不过尔尔 清 沈复《浮生六记 浪游记快》:“其红门局之梅花,姑姑庙之铁树,不过尔尔。”
节用裕民 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一时一刻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可怜今日我无钱,一时一刻如长年。”
青山绿水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下卷:“在夷陵,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
清清楚楚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胜衣,故憨憨的只管贪看。”
夜深人静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杨柳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