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州行
[清代]:吴伟业
四坐且勿喧,听我歌阆州。阆州天下胜,十二锦屏楼。
歌舞巴渝盛,江山士女游。我有同年翁,阆州旧乡县。
送客苍溪船,读书玉台观。忽乘相如车,谓受文翁荐。
游宦非不归,十载成都乱。只君为爱子,相思不相见。
相见隔长安,干戈徒步难。金牛盘七坂,铁马断千山。
敢辞道路艰,早向妻儿诀。一身上鸟道,全家傍虎穴。
君自为尊章,岂得顾妻子。分携各努力,妾当为君死。
凄凄复切切,苦语不能答。好寄武昌书,莫买秦淮妾。
巴水急若箭,巴船去如叶。两岸苍崖高,孤帆望中没。
二月到汉口,三月下扬州。扬州花月地,烽火似边头。
驿路逢老亲,迁官向闽越。谓逼公车期,蚤看长安月。
再拜不忍去,趣使严装发。河山一朝异,复作他乡别。
别后竟何如,飘零少定居。愁中乡信断,不敢望来书。
尽道是葭萌,杀人满川陆。积尸峨嵋平,千村惟鬼哭。
客有自秦关,传言且悲喜。来时闻君妇,贞心视江水。
江水流不极,猿声哀岂闻。将书封断指,血泪染罗裙。
五内为崩摧,买舟急迎取。相逢惟一恸,不料吾见汝。
拭眼问舅姑,云山复何处。泪尽日南天,死生不相遇。
汝有亲弟兄,提携思共济。姊妹四五人,扶持结衣袂。
怀里孤雏痴,啼呼不知避。失散苍皇间,骨肉都抛弃。
悠悠彼苍天,于人抑何酷。城中十万户,白骨满崖谷。
官军收成都,千里见榛莽。设官尹猿猱,半以饲豺虎。
尚道是阆州,此地差安堵。民少官则多,莫恤蜀人苦。
凄凉汉祖庙,寂寞滕王台。子规叫夜月,城郭生蒿莱。
只有嘉陵江,江声自浩浩。我欲竟此曲,流涕不复道。
四坐且勿喧,聽我歌阆州。阆州天下勝,十二錦屏樓。
歌舞巴渝盛,江山士女遊。我有同年翁,阆州舊鄉縣。
送客蒼溪船,讀書玉台觀。忽乘相如車,謂受文翁薦。
遊宦非不歸,十載成都亂。隻君為愛子,相思不相見。
相見隔長安,幹戈徒步難。金牛盤七坂,鐵馬斷千山。
敢辭道路艱,早向妻兒訣。一身上鳥道,全家傍虎穴。
君自為尊章,豈得顧妻子。分攜各努力,妾當為君死。
凄凄複切切,苦語不能答。好寄武昌書,莫買秦淮妾。
巴水急若箭,巴船去如葉。兩岸蒼崖高,孤帆望中沒。
二月到漢口,三月下揚州。揚州花月地,烽火似邊頭。
驿路逢老親,遷官向閩越。謂逼公車期,蚤看長安月。
再拜不忍去,趣使嚴裝發。河山一朝異,複作他鄉别。
别後竟何如,飄零少定居。愁中鄉信斷,不敢望來書。
盡道是葭萌,殺人滿川陸。積屍峨嵋平,千村惟鬼哭。
客有自秦關,傳言且悲喜。來時聞君婦,貞心視江水。
江水流不極,猿聲哀豈聞。将書封斷指,血淚染羅裙。
五内為崩摧,買舟急迎取。相逢惟一恸,不料吾見汝。
拭眼問舅姑,雲山複何處。淚盡日南天,死生不相遇。
汝有親弟兄,提攜思共濟。姊妹四五人,扶持結衣袂。
懷裡孤雛癡,啼呼不知避。失散蒼皇間,骨肉都抛棄。
悠悠彼蒼天,于人抑何酷。城中十萬戶,白骨滿崖谷。
官軍收成都,千裡見榛莽。設官尹猿猱,半以飼豺虎。
尚道是阆州,此地差安堵。民少官則多,莫恤蜀人苦。
凄涼漢祖廟,寂寞滕王台。子規叫夜月,城郭生蒿萊。
隻有嘉陵江,江聲自浩浩。我欲竟此曲,流涕不複道。
唐代·吴伟业的简介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 吴伟业的诗(200篇) 〕
近现代:
刘咸荥
何处桃源可问津,我生应叹不逢辰。八年风雨摇中国,一席冠裳夺外人。
民滴残膏犹有泪,天沉杀气久无春。葩经读罢阋墙句,四顾茫茫一怆神。
何處桃源可問津,我生應歎不逢辰。八年風雨搖中國,一席冠裳奪外人。
民滴殘膏猶有淚,天沉殺氣久無春。葩經讀罷阋牆句,四顧茫茫一怆神。
清代:
胡星阿
瑶窗屈曲倚崇阿,金染斜阳碧染莎。帘幕晓寒鸠雨细,池塘春静燕泥多。
桂旌冉冉迷湘竹,莲步盈盈隔汉波。为问画楼西畔路,花香月色近如何。
瑤窗屈曲倚崇阿,金染斜陽碧染莎。簾幕曉寒鸠雨細,池塘春靜燕泥多。
桂旌冉冉迷湘竹,蓮步盈盈隔漢波。為問畫樓西畔路,花香月色近如何。
:
周作人
一夜寒灯十首诗,若中作乐有谁知。而今木屋飕飕冷,正是无忧无虑时。
一夜寒燈十首詩,若中作樂有誰知。而今木屋飕飕冷,正是無憂無慮時。
:
庞嵩
木密林中出凤梧,相年腊味称提壶。寻幽更着东瓜步,羡尔能从亦壮夫。
木密林中出鳳梧,相年臘味稱提壺。尋幽更着東瓜步,羨爾能從亦壯夫。
宋代:
刘宰
妙年意气已横秋,不为身谋为国谋。
斥去佞臣谈笑里,英名高压汉朱存。
妙年意氣已橫秋,不為身謀為國謀。
斥去佞臣談笑裡,英名高壓漢朱存。
明代:
陈子升
广郡延袤古桂阳,郡人不省是维桑。换盐忽漫逢宾客,食藕因思制楚裳。
天下几州真刺史,我来一度旧刘郎。而今不作看花恨,消息王孙草尽芳。
廣郡延袤古桂陽,郡人不省是維桑。換鹽忽漫逢賓客,食藕因思制楚裳。
天下幾州真刺史,我來一度舊劉郎。而今不作看花恨,消息王孫草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