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何家寨,寨中止魏、于二姓,为婚姻
[清代]:刘鹗
驱马涉深涧,山径极深窈。蜂房比老屋,矗矗寄林薮。
颇辞尘俗喧,迥出烟霞杪。逡巡问主人:住此安乐否?
主人向我言,两姓世相守。辈辈为婚姻,已是百年久。
开群自牛羊,忘归任鸡狗。怡然古人风,此事出意表。
须臾罗酒浆,儿女忽环绕。殷勤劝我饮,殊觉礼数厚。
自辞酒味薄,将意不堪口。聊得慰寂寞,且用息奔走。
蘧庐止一宿,漂泊等飞鸟。愁多不成寐,庭树鸡戒晓。
天明趋长途,失笑愧林叟。
驅馬涉深澗,山徑極深窈。蜂房比老屋,矗矗寄林薮。
頗辭塵俗喧,迥出煙霞杪。逡巡問主人:住此安樂否?
主人向我言,兩姓世相守。輩輩為婚姻,已是百年久。
開群自牛羊,忘歸任雞狗。怡然古人風,此事出意表。
須臾羅酒漿,兒女忽環繞。殷勤勸我飲,殊覺禮數厚。
自辭酒味薄,将意不堪口。聊得慰寂寞,且用息奔走。
蘧廬止一宿,漂泊等飛鳥。愁多不成寐,庭樹雞戒曉。
天明趨長途,失笑愧林叟。
唐代·刘鹗的简介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 刘鹗的诗(249篇) 〕
:
江源
肩舆一霎度层冈,思欲振衣心未遑。望阙直穷千里目,思乡欲断九回肠。
谩怜我辈身多病,独喜吾民岁屡穰。此去綦江应不远,淩晨呼仆束轻装。
肩輿一霎度層岡,思欲振衣心未遑。望阙直窮千裡目,思鄉欲斷九回腸。
謾憐我輩身多病,獨喜吾民歲屢穰。此去綦江應不遠,淩晨呼仆束輕裝。
明代:
林熙春
金狮玉简锁棉洋,母氏栖神是故乡。天马当前鞍一轴,云龙数下诰三章。
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却鲊良。春暮不催风雨至,对扬甫毕见天浆。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栖神是故鄉。天馬當前鞍一軸,雲龍數下诰三章。
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
唐代:
徐安贞
北斗横天夜欲阑,愁人倚月思无端。忽闻画阁秦筝逸,
知是邻家赵女弹。曲成虚忆青蛾敛,调急遥怜玉指寒。
银锁重关听未辟,不如眠去梦中看。
北鬥橫天夜欲闌,愁人倚月思無端。忽聞畫閣秦筝逸,
知是鄰家趙女彈。曲成虛憶青蛾斂,調急遙憐玉指寒。
銀鎖重關聽未辟,不如眠去夢中看。
宋代:
刘筠
豪家抱瓮擅风流,更燎薰炉白雪楼。
鲁笔休分科斗字,蜀都且换鹔鹴裘。
豪家抱甕擅風流,更燎薰爐白雪樓。
魯筆休分科鬥字,蜀都且換鹔鹴裘。
明代:
袁宏道
强起淹馀睡,柔多艳亦多。笑时添两靥,恨至叠双蛾。
印指生寒晕,分钗割水波。休将月月比,仙子不如他。
強起淹馀睡,柔多豔亦多。笑時添兩靥,恨至疊雙蛾。
印指生寒暈,分钗割水波。休将月月比,仙子不如他。